节水灌溉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

 

稻米的品质体现在口感、安全、气味等方面,提高稻米品质需加强分析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一、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1、种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秧苗质量是保证稻米品质的基础,需结合当地的土地、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进行培养。提前晾晒稻种,做好药剂处理,可以保证稻种的发芽率。

水稻的插秧时间对精米率、稻米的口感以及营养成分有重要影响[1]。水稻插秧密度会影响水稻营养成分的吸收,进而影响稻米的品质。在插秧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与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科学确定插秧时间与种植密度。

2、有机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稻米种植中需要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满足稻米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有机肥是由动物粪便或是植物腐烂发酵产生的肥料,随着经济发展,有机肥逐渐被化肥取代。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但对稻米品质却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水稻种植中应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通过合理安排有机肥的施肥量以及施肥次数,保证水稻生长的养分,提升稻米品质。施用有机肥也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生态效益显著。

3、病虫草害防治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田间杂草过多会与水稻争抢田间养分,使水稻成长速度变慢、稻米品质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对稻田内的杂草进行清除,为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水稻植株健壮。

水稻病虫害也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原因。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同防治方法对稻米品质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等。当前最多见的是化学防治,即通过喷洒化学药剂来治理病虫害。但化学药剂使用过多不仅造成化学残留,还会破坏稻米的营养价值,降低稻米品质。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方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4、灌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灌溉也是对稻米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灌溉的水质以及灌溉水量对稻米的最终品质都有影响[2]。使用地下水灌溉能提高稻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使用污水灌溉,不仅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最终生产的稻米中可能也会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

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也有重要作用。旱田的稻米一般比正常稻田的稻米颗粒小。稻田属于水田,在水稻栽培中需结合不同时期的水稻生长情况,科学管控稻田的水分含量。在水稻发育前期应保持浅水层,确保水稻根系生长;水稻分蘖后期保持短期内水稻根部土壤湿润即可;温度较低时需保持田间水深在5-6 cm,避免产生冻害。要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保持田间的不同持水量,满足水稻成长需求,这也是稻米品质提升的重要条件。

5、收割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生长有一定周期,收割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稻米的最终品质有不利影响。水稻生长时,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渐下降,如果过晚收割会造成稻米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影响稻米品质;收割过早则稻米的营养成分并未完全成熟,也不利于稻米品质的提升。水稻的腊熟期和成熟期之间是保证稻米品质的最佳收获时期。

收割方式也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收割效率,但机械化收割容易对稻米造成一定伤害。农业机械化水平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减少对稻米的伤害,提升稻米品质。

二、稻米品质的提升措施

1、加强有机肥研制

使用有机肥对稻米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可以有效提升稻米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稻米的风味,在水稻种植中应尽量使用有机肥。加快对有机肥的研制,提高有机肥的营养含量,提升有机肥使用的便利性,提高有机肥的使用率,可以使稻米品质进一步提升。

2、科学灌溉

传统的稻田灌溉防治对稻田含水量的掌控、水质的把控以及稻田土壤都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稻米品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要实现智能化的柔性灌溉。设计灌溉系统时,需结合具体的气候环境因素确定灌溉水量,定期对灌溉水质进行检测,避免污水灌溉[3]。通过柔性灌溉控制水流速度,减少对土壤的冲刷,降低养分流失率,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水分与养分,保障稻米品质。

3、提升水稻种植的精细化水平

上一篇: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