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

西南石油大学用水现状分析与节水对策研究(2)

 

另外,在石油、化学、材料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实验中消耗的自来水,如蒸馏、回馏、减压抽滤等过程产生的冷却水[3],并未污染且数量可观,但这些水往往被直接排放而未加以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其他不文明用水

校园中还经常发生其他不文明用水现象:部分师生将公共区水龙头私接喷水枪,用自来水清洗汽车、电瓶车;部分学生复制刷卡芯片,“免费”取开水;校内部分商家为“节约”店铺水费,自制控制器到绿化水管取水。

三、用水浪费原因分析

(一)高校自身特殊性

与普通居民用水相比,高校用水浪费现象更为严重[4],在高校,无论是学生实验用水还是绿化保洁用水都是基于学校正常运行开支需要,因此买单的不是用水者而是学校,这就与普通家庭用水不同;家庭中,用水者是根据用水量多少而承担相应费用。如此一来,当用水者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经济代价时,要想控制其用水行为是十分困难的。

另外,无论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还是水资源欠缺的北方,相较于一般工业、商业,国家首先考虑的是教育。因此,在高校中,尽管国家水资源存在不均衡性(甚至局部短缺),但是师生用水是有保障的,这样他们是感受不到实际用水危机。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高校师生既在利益又在情感上得不到相关制约,故不能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节水管理工作不到位

1.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未能形成合力,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园用水、节水管理机制。

供水管网设计部门更多是从满足基本需要、节约成本出发,忽略了未来快速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因此管网的合理性、扩展性较差,如原本考虑千人容量的宿舍区住进了万名学生后,水压不足、爆管问题时常发生;同时,在对管网移交时,也未专门培训使用对象、强调重点关键部位的保养、极少或根本未参与管理部门相关改造工作。

监督部门更多关注水费回收率,对公共区供水管网漏损背后的原因、整个校园用水数据分析、水平衡测试等研究不够;有时尽管发现能源管理部门出现服务不到位情况,但是考虑到其经营压力,监督不到位情况时有发生。

能源管理部门受制于体制机制,留不住人才,不能将设计部门交付的供水管网图纸一一对应到现实中,缺少分析研判能力;工作也更多是停留在被动:当水压不正常时,才意识到可能存在漏点;当月末读表时(用量不正常),才意识到可能爆管;当需要排查关水时,才意识到阀门已坏。

2. 资金投入不足

学校在制定年度规划,进行财政预算时,只满足用水需求,未考虑在节水上投资,造成校园基础设施落后,硬件条件无法支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目前校园水计量仪表还未完善,不能达到对每栋楼宇单独计量的标准,对校园不同用途的用水也未进行分项计量,因此不能对校园各类用水进行合理性分析。

在管理方面还未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因此对管网的泄露现象也总是处于信息严重滞后的状态,在爆管后与修复好前的这段时间段大量水资源流失。

3. 节水宣传不到位

虽然宣传教育持续做了数年,但是基于传统的展板、标语、宣传册、讲座等宣传方式过于单调,缺乏吸引力,加上每年有限宣传次数,未能形成经常性、重复性耳濡目染,对师生节水意识的根本性提高帮助不大。

四、节水对策

(一)加强用水管理

建立大后勤管理模式,明确各单位在学校节水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实现权责统一;加强各单位互动,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实现奖惩分明。

探索用水定额管理机制,按功能区划制订不同用水管理制度。如:在学生公寓区,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参照上级部门有关生均用水定额标准,核定学生用水定额,以学期为周期,定时兑现“节水奖励、超水收费”承诺;在公共区,监督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签订用水责任书,如根据近年用水量设定用能定额目标,若年度能节约用水,则将节约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工作人员,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想办法管理好公共区用水。

(二)投入资金,改造水设施

1. 地下管网绘制

对地下管网档案资料不完整的区域进行管网探测,重新绘制管网图,达到精准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