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

浅谈义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

 

1 基本情况

义县地处辽宁西部,东与北镇相邻,南与凌海接壤,西邻北票,北靠阜新。下辖18个乡镇,拥有40.7万人口,农村人口36.2万人。全县幅员面积2476km2,除河流两岸和平原地带属冲积土外,其余多属丘陵坡地土壤。义县常年积温3200~3400℃,平均积温17.9℃,平均降雨量538mm,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平均为1527h,无霜期150~155d。气候特点十年九春旱。

2 目标任务

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蓄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地膜减量增效、抗旱做水播种等旱作节水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全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速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1 创建示范展示基地

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试验示范,集中展示、辐射带动旱作节水技术推广。根据我县特色产业和生产条件,创建1个示范基地,集中展示3套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技术模式。

2.2 推进墒情监测自动化

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采用自动监测站和管式自动监测仪等设备,推进此项工作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改进监测手段,加大监测力度,提升监测效率,提高墒情监测能力。为指导农民适墒播种、抗旱保墒、高效节水灌溉提供有效依据。

3 实施内容

根据我县旱作农业区域分布情况,结合不同乡镇区域作物种植特色,按照“集、蓄、保、用”的原则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推广,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3.1 示范高效节水技术和现代旱作雨养技术

一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花生种植上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花生选择种植面积在200hm2以上的家庭农场或农业生产服务企业,示范推广浅埋滴灌技术()、可降解地膜技术模式(200hm2);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二是抗旱坐水播种技术、镇压保墒技术。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玉米种植地块,采取机械化坐水播种,指导农民适墒播种、合理用水,增强作物抗旱能力,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遴选技术能力高的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

3.2 创建核心示范区

在示范区,集中展示三种技术模式:一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浅埋滴灌技术。二是地膜减量替代技术,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技术。三是抗旱坐水播种技术、镇压保墒技术。示范推广机械化坐水播种。

3.3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强化墒情监测

立足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试验示范,创新集成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开展墒情监测,加快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

4 保障措施

4.1 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按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务要求,扎实完成各项工作。

4.2 确定实施主体

优先选择水资源紧缺、工作基础条件好、农民积极性较高的区域集中连片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服务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实施项目。主管部门要强化组织管理,做到“主体、地点、面积、目标、责任”五落实。

4.3 强化服务指导

成立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主推技术模式,明确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活动,提高技术服务到位率。

4.4 加强资金监管

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本着资金与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使用行为,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执行。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通过旱作节水技术的实施,预计玉米增产50kg/667m2,增收80元/667m2;花生增产30kg/667m2,增收90元/667m2;果树平均增产100kg/667m2,增收200元/667m2。

5.2 社会效益

为使旱作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设试验示范点集中示范,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旱作节水技术推广。组织开展墒情监测,应用现代化手段完善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检测效率,为指导农民适墒播种、蓄水保墒、节约淡水、减少灌溉提供依据。

上一篇:推进城市节约用水行动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